"在中國刻意打壓下,我們所處的體制,在主流媒體下早已失去中華民國的國號與國旗,取而代之的是Taiwan和Chinese Taipei的奧運會旗。"

 

近日中職與棒協因為2017亞冠賽(亞洲職棒冠軍爭霸賽)的代表名稱再度爭論不休,同一時間,遠在義大利的排球聯賽,出現了一支以台灣精品(Taiwan Excellence)為名的職業隊伍。我所看見得是,當我們向世界證明我們來自台灣,是發自內心的土地認同,但我們在國家上的定義逐漸形成派系壁壘的局面。

亞冠賽為什麼不用台灣名義參賽? 中華職棒也曾接受台灣大賽(Taiwan Series)如此地命名,為何寧願用台灣犬為隊徽,卻不使用以台灣為名,而使用國際奧會允許台灣參加國際賽事而使用的隊伍名?

Chinese Taipei,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名詞,純粹是中國默許下,台灣人得以在世界競技的舞台下驕傲地讚揚著我們的土地。甫畫下完美句號的臺北世大運,旗海飄揚的畫面仍記憶猶新,人們手上舉著中華民國旗,嘴上說著Welcome to Taiwan。這也不難想像,為何外國人會霧煞煞,連我們都不知道怎麼跟下一代的孩子說我們的國家叫什麼。

焦點回到亞冠賽,我們面對的是以日本及韓國為名的代表隊,在對等參賽的邏輯下,我們理當以國家的名稱參賽。這下問題就來了,所謂的國家名是中華民國or Taiwan ?

中華民國,以三民主義為圭臬的民主體制國家,在台灣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。從歷史來看,中國大陸上的歷代國家都是集權體制,或許共產黨的治理方式較能符合這片土地上人民普遍的需求。國家因人民而生,人民來自於生長土地的孕育,姑且不論國家名為何物,對於孕育我們的土地有著天生使然的認同感。易經: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國家是人民期待下的產物,中國大陸這片土地上的人民,經歷過多次國號更迭,仍然保持在地文化的靈魂,這種純粹對於土地的熱愛,並不會因為統治者的不同有所變化,會變得只是體制。自古以來,人們理解到團體的力量勝過單打獨鬥,體制讓團體維持秩序運作,以保護我們的家園。

我們總說著I come from Taiwan,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自己所處的這片土地叫台灣;我們總自豪地闡述民主的價值,因為我們活在中華民國的憲制體系下。我們認同著土地,同時享受國家體制帶來的秩序。

在中國共產黨的箝制下,我們無法明目張膽的向世人介紹我們的國家,但對於土地的那份熱愛,卻支持著我們不斷在世界各角落為這片土地發聲。為的是什麼? 為的是讓世界了解,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能力為這地球帶來更美好的將來,我們不吝惜分享我們的技術與知識,因為同樣身處在地球,沒有誰是局外人。對於土地的愛,對於地球的責任,不能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排拒在外。

對於土地的認同,是否有辦法延伸到對國家的認同,這是當局者面臨越來越嚴苛的難題。吳志揚身為CPBL主席,同樣具備國民黨菁英人才背景,在中華民國的憲制體系下,肯定不可能允許以台灣為國名的代表隊。棒協洋洋得意地拿著Chinese Taipei的招牌,本質上和吳志揚的立場並不相悖,在隊衣上做文章,我認為只是單純看對方不順眼。(這又要扯到兩造長期對立的歷史淵源)

有趣的是,這次代表CPBL出征的隊伍,其隊徽下秀著明顯地TAIWAN BASEBALL字樣,加上大膽地採用台灣犬為主視覺,也再次顯示台灣民間對世界傳達對於這片土地的認同。

兩岸人民從小活在不同的體制下成長,價值觀肯定會有所差異,但對於認同的土地的普世價值沒什麼不同。認同土地是認同身分的開始,是人民的自由意志,在中國,你會聽到我是上海人,我是重慶人。"我是台灣人",中國人民認同你這句話,也是因為尊重你認同撫育自己長大的土地。然而一旦跳開中國的土地,我們還是會說"我是台灣人",而上海人、重慶人都自動"升格"為中國人。我相信,人民對於土地的認同,不會因為你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有所改變。李安認同台灣是個國家,黃安認為台灣不能稱作國家,而事實是,他們都出生自台灣這片土地。

國家的定義到底誰說的算? 聯合國嗎? 還是Amazon? 中華民國政府不斷地強調自己執政的合法性,但同時卻對民間企業將Taiwan視為國家名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。在中國刻意打壓下,我們所處的體制,在主流媒體下早已失去中華民國的國號與國旗,取而代之的是Taiwan和Chinese Taipei的奧運會旗。而這樣帶有灰色的名稱與旗幟,也維持了多年的恐怖平衡,似乎短時間仍是未解的難題。

arrow
arrow

    走走派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