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需要學習成本管理?因為我要知道我的投資報酬率是否值得我所付出的時間成本。

一直以來都是從事創意工作的我,對於數字的觀念十分薄弱,但實際接觸大數據(Big data)分析後,我發現,當你將所有的營業行為數字化,並歸納分析之中的邏輯,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。

剛開始在籌備酒釀雞排時,我很單純地將所有支出都做紀錄,雖然規模不大,但實際支出的名目也是高達220項。為了日後方便瀏覽,我將這220個支出名目歸納為18個類別。

在營運初始,我就依此歸類做為我成本管理的基礎。但18個類別在交叉分析上似乎又太沒效率,所以我開始思索,怎樣的成本拆解最符合酒釀雞排(或是一般小吃店)的需求。在閱讀一些相關的成本管理知識後,我將成本分成三大區塊變動成本(Variable Cost)、固定成本(Fixed Cost)額外支出

其中固定成本包含人事、房租、設備維護、設備攤提。順帶提一下,購買設備的錢不是已經花出去了嗎?為何需要有設備攤提這一項目?從會計的角度來說,購買設備屬於資本支出(Capital Expenditure)。假設今天購買了10萬的設備,雖然是當下支出了10萬,但實際使用設備卻是在往後的每日營運中,因此設備的折舊即可視為設備攤提,以五年的使用年限來說,等於10萬的設備每月平均要支出NT$100,000/60=NT$1,667來攤提。

假設每月人事支出為NT$60,000、房租NT$20,000、維護NT$700、攤提NT$5,000,等於我每個月一開店就固定要支出NT$85,700。那要如何賺到這NT$85,700,甚至更多呢?這就牽涉到變動成本額外支出的操作。

所謂變動成本即隨著營業量而呈現正向變動的成本,通常指的是原物料、雜貨和管銷(水、電、瓦斯、網路、電話等),換句話說,也就是我營收越高,變動成本也就越高。

很多小吃店表面上生意很好,但實際上卻沒賺到什麼錢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變動成本太高,但何謂太高呢?我們可以用毛利率(Gross profit ratio)來做個衡量。

何謂毛利率呢?簡單來說就是(銷售收入-銷售成本)/銷售收入*100%,毛利率越高代表創造利潤的能力就越高。以上述的固定支出NT$85,700來看,若我的毛利率為30%,代表每賺NT$100,我就能獲得NT$30的毛利(Gross profit),那要能夠支付NT$85,700,代表我必須有NT$85,700/30%=NT$285,667的營收。

為了能夠支付酒釀雞排每月的固定支出,我開始思考我的變動成本,也就是我的銷售成本總共有哪些。

雖然只是一間小店,但我非常仔細地將所有的品項都逐一表列出來,並幫每個品項都設定一組編號,以便日後管理。

有了這樣清楚的紀錄,我就可以很明白分析出,所有的品項分別佔我營收的百分比有多少,若某個品項比例太高,我就會開始思索如何降低它的佔比。願意花那麼大的心力在製作這些表格,無非就是要提高我的毛利率,賣NT$100NT$30跟賣NT$100NT$50哪個比較快能支付每月的固定成本,我想應該不需要再深入比較了吧!

經過八個月的學習,我成功將變動成本佔營收的比例下修至47%,換句話說,等於我每賺NT$100就有100-47=NT$53的毛利,也就是毛利率53%的成績。再套用上述的每月固定支出NT$85,700的例子,等於我只要營收NT$85,700/53%=NT161,698就可以收支打平(損益平衡),是不是相對容易許多了。

若毛利率操作的好,對於設定每月業績目標也十分有幫助。假設我希望我這個月能淨賺NT$50,000,那我就必須將營收目標設定在NT161,698+ NT$50,000=NT$211,698,以26個工作天來計算,等於每日業績目標為NT$211,698/26=NT$8,142。有了明確的目標,對於行銷策略來說也較有明確的方向。

arrow
arrow

    走走派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